庐山含鄱岭横亘在五老峰和太乙峰之间,使得两峰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壑口,将硕大的鄱阳湖牢牢地含住,从而呈现出一种“千里鄱湖一岭涵”的雄伟气势,因此被称为含鄱口。天光水影里,山岚翠微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对含鄱口的理解与领悟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会是相同的,那就是在不经意间,含鄱口能使人不由自主的陶醉,融入一种诗情画意中。

      庐山含鄱岭横亘在五老峰和太乙峰之间,使得两峰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壑口,将硕大的鄱阳湖牢牢地含住,从而呈现出一种“千里鄱湖一岭涵”的雄伟气势,因此被称为含鄱口。天光水影里,山岚翠微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对含鄱口的理解与领悟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会是相同的,那就是在不经意间,含鄱口能使人不由自主的陶醉,融入一种诗情画意中。

     1965年夏天,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朦胧的晨曦中,兴致勃勃地来到含鄱口。他原来是打算到含鄱口观看日出的,但就在他站在含鄱岭的亭子中等待日出时,忽然从山谷的底部,缓缓升起一股云雾,像奔腾的江河,横溢而上,顷刻间,便把他周围的景物掩盖得严严实实。一时内,郭沫若感到自己被挤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只能望雾兴叹。然而,正是这浮荡飘忽的精灵,时刻撩拨着他的思绪,不禁激起了他的诗情。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意,顿时在他的心中被烘托出来。他即兴作了一首《雾中游含鄱口偶成》的诗:“人到含鄱口,望鄱有新亭。湖山云里锁,天籁雾中鸣。无中实有有,有有却还无。东风吹万里,空山出画图。”

     其实,郭沫若对庐山并不陌生,他在这之前曾两次来到庐山。一次是在1926年,北伐军攻占九江后,决定在庐山小天池西侧的临江岩上,修建一座革命烈士纪念陵园,以缅怀在北伐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时任北伐军总司令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在山上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另一次是在八一南昌起义前夕,郭沫若作为北伐军第四方面军的党代表正陪同四方面军前敌总指挥张发奎下榻庐山仙岩饭店。南昌起义后,由于张发奎当时对起义前景并不看好,郭沫若便离开了庐山,只身前往南昌。

     作为诗人的郭沫若对庐山的历代诗文更不陌生,就连毛泽东那首著名的《登庐山》其中的两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也是经他修改而成的。但在庐山写诗,对郭沫若来说这还是第一次。虽然没有欣赏到含鄱口日出时的壮丽景观,郭沫若心中并没有留下一丝遗憾。当他从含鄱口回到住处美庐后,思绪似乎仍停留在含鄱口云雾飘渺的诗情画意中。他置身于蒋介石和宋美龄曾经居住的美庐,回想起自己在庐山经历的往事,不禁感慨万千,又提笔写了一首《宿庐山美庐》的七律诗:“一夕庐山宿美庐,美其合二而一乎。美龄美寇斯为美,涂炭涂穷岂异涂。浑身都是人民血,对面犹存虎豹居。中正题名文字在,教材反面胜于无。”在诗的后面郭沫若还特意加了注解:“美庐为蒋介石旧所。屋前林中有一巨石,上刻‘美庐,中正题’等字样。美庐对面一屋,闻马歇尔上庐山时寄寓于此。”

     郭沫若是题咏美庐的第一人。时至今日,题咏美庐的诗仍不多见。这首七律,从现在的眼光看来,似乎政治意味过浓,但恰恰是那个历史时期的真实反映。或许可以称之为郭沫若在当时观美庐,宿美庐的一种心态写照。郭沫若这次上庐山,弥补了他前两次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遗憾。这两首诗也是他三上庐山,留下的仅有诗文。如今,经过时光的打磨和文人的题咏,庐山含鄱口轮廓更分明,诗情也更浓厚。这里有山峰的静穆,也有云雾的翻卷。两种不同的大自然之美互相衬托,连为一体,形成了庐山最为著名的一处景观。

 

文:龚骥

庐山味道:名人与庐山——郭沫若与庐山含鄱口

2022-11-16